老大今天下午参加中考体育考试

希望能如我家所愿,满分通过✅
想想他半年前的体育成绩,真的让我后怕,1000米跑完只得5分!!没错是100分制只跑得5分!问题还不肯去练!好在学校每天下午都组织全年级训练1000米,成绩慢慢提升,在最后几次训练中终于能跑满分了💯。即使1000米拿不到满分,只要有90分以上,跳绳也可以超满分补上,使两科总分达满分。
祝老大一切顺利!

用了19年的移动,转了电信

移动流量太贵了,一直都是8元保号+青海移动19元180G纯流量卡。费用上还是可以的,但使用起来有几个麻烦:1、手机没双卡,要带两台(13mini+se1);2、8元保号30分钟通话,没流量。即使在手机里关了流量,仍会时不时跑个几块钱的流量。投诉了几次,基本无解。只能每月月初发信息10086关掉手机流量。但关掉了数据,通话无法走4G高清通道,通话质量很差。3、开车时流量卡机接carplay,保号卡来电话无法车机接听,很麻烦。

周五晚刷贴吧,刷到电信有29元星卡235G+100分钟通话。其中100G两年过期,135G+100分钟通话是长期的。贴吧大神还有详细的携号转网,改29星卡套的详细攻略。果断查一下转网条件,说我有一个“在网两年送500m流量的合约,不符号携号转网条件。想想已是深夜,就周六早上再搞。

因为贴吧说至4月20号止。周六是19号了,果断一早打10086取消合约。想着赔几十也认了,没想到客服哥哥很爽快帮我取消掉。立即发信息拿到携转码,电信小程序办携转。不过可供选择的套餐没有39、59星卡,只有129和199的(外省号码携转的有59的)。没办法,只有选择129的。第二天卡到,果断客服改29元星卡2022套餐!app客服死活说不符合转套餐,说没有这个业务。果断转小程序客服。客服很爽快,登记办理了。办好后,再申请参加充100升级235G。然后根据发来的信息链接,充100完成星卡升级。然后等了一个小时,流量才慢慢到账。成功上车!然后就是发信息“KT5G”、“68626”到10001开通5G和黄金速率。

其间也出了点差错,快递小哥激活时,我给了昨天的那个携转码(过期了),导致激活不成功,所以插上卡到整点都没信号。自己又在app上激活了一次!携转时,只能选129套餐,没有充100送120的优惠。现在在杠一下能不能免掉首月套餐费。毕竟129一个月,到月结,也需要47块多费用。有吧有杠到了,只是开通了一个微信自动扣费就给免了(可下个月取消自动扣费)。我联系客服,说没减免,我把吧友杠成功的截图发过去,客服只叫我留下电话和联系人。后面收到短信,就是给我登记一下投诉工单,到时候会有客服联系,能不能减免不抱太大希望。

听说29元星卡235G+100分钟活动又延期至5月20日。打算在这个月底把家里领导的8元保号移动号码也携转了。目前这个套餐方案,还是挺香的。为了个号码归属地嘛,也不用换号带来麻烦。

把辅助驾驶当无人驾驶是血的教训

此次事故,再一次说明,把辅助驾驶,不管L几,都是辅助。手还是不能离开方向盘!注意力需始终集中在车的行驶状态和路况的变化中!这是三条生命的教训!

很难相像,看到那些开着辅助驾驶玩手机的,甚至是睡觉的!真是敢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一堆电子产品和几条程序。一旦出现故障,几乎没有后悔的机会。电池碰撞后起火的机率太大、太快了!先不说车门能不能打开,能打开又能怎么样?人都在高速碰撞中撞晕了,或者是被弹出的气囊弹晕了。车门能打开,只有在市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有用。前来救援路人可以快速打开车门,救出伤者。像此次在高速上的事故,等到发现事故,再到达现场,人可能都烧没了。

辅助驾驶,只是减轻司机的操作,绝不是代替!!那些使用辅助驾驶跑一次长途,享受过智能化带来的便利后,不知道是信心越来越大,还是胆越来越肥,直接就当无人驾驶了。开了辅助,玩手机,打嗑睡,真遇到紧急事故,能杠过去,也是耗掉一辈子的运气!!

针对此次事故,网上吵开了。有人说是车的问题,有人说是人的问题。我觉得是人的问题多一些,没有清楚认识到现在的辅助驾驶,只是辅助!

25年春季小高考录取今天可以查询了

那些冲本无望的学生,在考完春季小高考后,就早早找好理由,办好手续,“请了长假”离校了;今天结果一出,本科临界的那部份又会有多少人动摇了最初的信念?

春季小高考,只考语数英三科,降低考察要求,只在专科层次录取。但只要在春季高考填报志愿录取了之后,夏季的普通高考就只能在本科录取,不再作专科录取。为此,一些成绩不好,或者一些信心不够的本科临界生就会在春季高考填报志愿,以专科院校作为一个保底。这本是好事,有了份退路。但不好的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就有不少人,退一步,步步退。使得一些本来有冲本实力的学生,早早打了退堂鼓,亲手关闭了进一步的大门!

阿佩那天办好离校手续前,找我谈了一晚上。最后她说,以为我会劝她留在学校学习。但我没有!不是我不想,只是我从她眼里读到了她已作好的决定,她只是欠一个或多个支持的声音。而且她在高三这段时间里,上课的状态并没有高二时那么好。我感觉她在春季高考后已渐渐没有冲劲。所以……我是希望她能换个环境,或许在校外的学习中,能激发她新的热情,希望她能重执自信。我希望她往后能阔达,坚强,不畏挑战,早日成长成一位自信的小姑娘。祝福阿佩~~

晓晨在刚结束的广东一模中,突破了本科线,在排名上有了新的起点。但这可能也使她背上了新的压力。晓晨的成长是可以说令我眼前一亮!从高二的不温不火,到今天她跑到了班级的前头。离不开她的坚持和专注。喜欢看着堂课上的她眼里有光,脸上有笑,青春年少应有的模样。不过,昨天听班主任葡萄说,晓晨也有些退意。因为她清楚她现在的情况,即使上了本科,也只是私立本科。私立本科的学杂费加上生活费用,是她的家庭负担不了的。因为春季高考填了专科志愿的她,又无法在夏季高考以本科的分数报考更好的公立大专院校。她很冷静,分析得也对。但我还是希望她能先抛开这些包袱,果敢地拼完最后两个月。不管读不读、也不管能不能读,我都希望她用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在今年六月遇见花开~~

所以在昨天下午临下课时我在班里说的一翻话,既是对全班同学说的,更是对晓晨说的。我就站在她的课桌面前,手轻轻拍着她桌面书本,我希望她明白……加油!

小马哥CX-30的身份证终于到了!

各种原因,提车回来整整一周才有空去上牌。上牌那天是周五,隔了周六日两天休息,今天周三上午牌照就送到了。今晚饭后立即去给小马哥上身份证!没牌照的日子太憋屈了!

提车前后,差不多两周吧,目前刚超过1000公里:跑了阳江至广州三个来回,跑了一次阳春石林,剩下少少里程就是上下班的。总体感觉,达到预期。和1.3二飞比,地盘、隔音、动力都好太多了。市区开空调超个车,再也不用把油门踏板踩进发动机仓了。和马3比,隔音也好一些,底盘调校感觉也软一些。但毕竟是SUV,地盘比马3高,过弯控制还是略逊色一些。重点应该夸一下这个手动变速箱,感觉真是很丝滑。可能没有大众所具有的强吸入感,但换档时那种紧致的滑入感,机械感觉很浑厚,让人忍不住想去换档!!离合刚开始感觉有点重,但现在感觉刚刚好。离合行程和二飞比差不多,但结合点低,抬一点就可以走。除了一换二会有少少顿挫外,其它档位真的丝滑!我虽然开了快十二年手动档,但不是所谓的老机司具有的档换技术,但这个变整箱都能给到我丝滑的体会。

明显的缺点:2500-2800转的时候,刹车踏板有共振。但超过3000转好像又没有了。这个现像,马3一样有!网上了解,很多车友都有这类情况,并且4S店、厂家都说是正常,并没有解决的办法。不知道是设计的缺陷,还是装配工艺的水平问题,还是配件的问题。有不少人认为是刹车盘不平造成的共振,建议更改试试。但这个也没有人确认,或都有更换后的反馈。先看吧,只要不影响刹车安全,慢慢观察。

里程还不多,现在还处于温柔对待的时候。等首保过后,拉高一点转速,估计换档更爽!!如果真的喜欢手动档,真的可以闭眼入!阿柯没有试驾过,也是盲订。从1000公里体验来看,达到我的预期。当然,如果仅想把30当作马3两厢的平替,就算了。毕竟车身高些,驾驶感觉和马3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的。至少是我这种买菜水平的都能感觉出来。

最后,希望这小白马CX-30能陪我到退休,哈哈~~有点贪心了~

海陵黄冈中学这位招生老师是执着还是……

大儿子今年初三,即将毕业。学生的资料如无意外地泄露出去了。然后就是海陵黄冈中学招生处的这位女老师,我已明确没有参加她们的什么培训班、更没有送小孩到贵校就读的计划或者意愿,电话都拉黑你3次了,她还第4次换号码打过来!

可能是对工作的执着吧,我实在不想说她蠢。难道她就没感觉出我不可能成为她潜在的客户吗?这样浪费自己的时间,也打扰了别人,真不礼貌。

智能改变生活,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

上周和老爸上广州中山一院的检查出来了,赶紧约了号,今天一早上广州复诊。本来打算开老婆的车上去的,主要考虑有车牌,进停车场方便。因为提我那车从广州开回来时,上下高速都要人工录入临时车牌。我就担心到广州的停车场,也要人工录入。如果当班师傅上厕所离开,或者是位不懂电脑的大爷当班,那场面就尴尬了!我不能进,后面不停地按喇叭。

但没有办法,天一直下雨,老婆送两位少爷也要用车。只好硬着头皮出发了。零晨四点起床,五点出发,七点40到达广州停车的位置。在停车场闸门口,我还傻傻地向不远处的保安招手,殊不知闸门电子设备屏幕已显示扫码进场。因为系统无法识别到车辆车牌,所以自动切换成扫码进场。

所以啊,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编程的技术人员早已预想到了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并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我们只需要冲就行了!

开我那没上牌的30上广州,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临牌就是粤A的,不怕限行。

我到现在都无法理解邻座的这一行为

上周四上广州提车,高铁+地铁肯定是首选。坐高铁,如果有选择,我肯定是选择靠窗的座位,可以欣赏一下沿途的风景,打消长途中的百无聊赖。我刚坐下不久,就有一位年龄约30的男子坐下。坐下不一会,立即从背包里拿出Mac book,开机,点开一个页面,然后就在那翻看手机。半个小时后,盒上MacBook,放进背包。

我到现在都无法理解他的一这行为。电脑打开了,又不用,在那玩手机。直到再放进背包,全程没看电脑一眼。人们在高铁上使用电脑,无非就几种可能:1、追剧,看新闻,玩游戏等消遣性使用;2、工作上有必须处理的事。但这小子的行为,我真无法理解。估计他就是习惯了,习惯了那种可以随时随地使用电脑的习惯。即使不用,电脑都必须在身边,打开,随时可以使用的状态。

我见着邻座这操作,抱了抱怀里的背包,不敢打开。因为今天我也带着电脑。今天上广州之所以带电脑,是因为上周二带老爸上中山一院看医生时,学校领导打电话来要一份数据,且上午下班前就要交。没办法,手机远程办公室电脑(这也是我办公室电脑长年不关的原因),折腾一翻才填好数据表。经过这一折腾后,周四出发时,我第一个放进背包的就是笔记本电脑。

虽然周四一整天都没公事,但我还是做了正确的选择。因为提车的店里打不了临牌,销售要开车到白云区的店里打。我坐店里等到烦了,电话问,才知道他刚到那边的店里。从龙溪到白云区,开车要一个半小时,办临牌要半小时,回来再一个半小时。没办法,只好打开电脑备课了。因为周五有两节课,要评讲周四下午考的周测卷。科长已提前在群里发了电子版的了,正好利用这时间做一下试卷,周五两节课刚好评讲。

最后是,我做完整版试卷,喝光了自带的咖啡,再把店里的罗汉果茶倒光,临牌都还没回来。直到下午五点半,终于见人回来了。赶紧贴临牌,装脚垫,开车回家!

带老爸上广州中山一院捉“虫”

老爸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双耳穿孔,化脓性中耳炎、真菌感染。这成了他的心魔!因为他总觉得耳朵里有虫在爬、在咬他。说的活灵活现,说一会在耳边,一会又在右边耳;一会跑到鼻子,一会又钻到额头。
去看医生,医生听了都笑,也不肯给他开拍片的单子,说不可能的。但老爸坚持认为,自己耳朵里是有条虫,还说不要以为他是三岁小孩。毕竟,他感觉到的,才能算是真的。
没有办法,托认识的医生开了CT,又做了核磁共振。结果当然是不可能有条虫在大脑钻来钻去。医生开的药水,因为滴着痛,他也不想坚持滴,而是认为上次拍片没照清楚,要再照一次。晕……
没办法,说也不听,骂也不是。只好挂广州中山一院耳科教授门诊,让人家来帮他捉捉这条“虫”。
医生电子耳镜看完后,问了病史,就开单。初诊也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要做双耳清洗,并取样检验,培养细菌🦠,确认是那路细菌感染。
因为检查今天都约满了,要排到明天上午。且结果要一周后才出。没办法了,只好住一晚,明天检查完再回去,出结果再约号上来。因为没想到要检查,衣服没带,充电器也没带。好在车里有线,买个充电头解决。
话说广州的停车费真是能体验出国际大都市的层次,24小时封顶才不到200块。哈哈😄
在出租房百无聊赖地刷新闻,结果4S店李哥来信息,说我的小白马到店了。我晕,现在到店,我也没办法去提啊。早说我就搭车上来,顺便提新车回了。
也罢,好事多磨,周四没课,再上来就是了。

这个汤圆真是腻啊

老婆带孩子去外婆家了,留了我们爷两在家。上午懒得去买菜,早餐吃点昨晚的剩菜,中午就打算煮了冰箱里的那袋汤圆。元宵时买的,那晚上吃得太饱,当时没煮。心想着放时间长了感觉也不好,刚好搞掂它。

这东西平时很少吃,印象中我自己也是只煮过一次。连冷水下锅还是热水下锅都忘了!打着火赶紧去搜索一下。还好,和预想的一样,水开了再下锅,避免粘结。一袋里和两盒,一盒有15颗。我是怕吃不了那么多,只倒了一盒下去。感觉两个人又太少了,怕老爷子不够饱,就全下锅了。下锅后就是不断用筷子搅动,才想起煮了会变大。继续煮至浮起来就可以了。

还别说,这东西是真腻!刚吃完几颗就感觉腻得不行了。最后剩五六颗,硬吃下去。老爷子嫌汤没味道,还进厨房加盐。但煮汤圆水里还要放糖吗?这个真不知道。放盐肯定不对味,放少许糖或许还行,使汤底不至于太淡。翻了翻包装袋,有很简洁的煮法,也没说要放糖。觉得这一袋两盒,共30颗,应该是4个人的份量才对。两个人,真的是腻翻自己了。赶紧泡杯茶解解腻, 下次不会这么猛了。汤圆这东西,真没经验~~

汤圆这东西,我感觉最好吃的一次是年级一个班煮汤圆,班主任给我剩了4颗。个头不多,甜度也刚刚好。感觉那次的汤圆是自己吃过的最好吃的一次。当然,也或许是饿得慌,刚好遇上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