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手机APP收到FM广播,优点是只要有网络,就可以收听到很多很多电台;只要网络通畅,就没有传统收音机信号被干扰的“沙沙”声。用了很久一款叫“广东FM”的APP收听。优点是,界面简洁,缺点是很多电台菜单列表中虽然有,但是听不了,且收听时经常掉线。今晚下载了某昆虫FM APP。电台是真的多!收到很方便,但是它不止是FM广播,还有很多乱七八糟的收听类别。听了昆虫FM两小时,体验还是不错的,至少不会像上一款APP那样,经常会掉线。即使网络不好,掉线了,也容易自动连上。但不管怎么样,音质感觉还是老旧的小收音机Sony S83来得细腻。以后网络收听就用昆虫FM,FM信号好就用S83。“广东FM”虽然使用很久,情怀不过贪新厌旧,还是删了吧。
广播
广播的余毒,再次发作
追了这么多年的广播,到底还是说不清广播的魅力到底在那里。只知道毕业工作、成家后就少有时间追广播节目了。但那种喜欢广播的情怀并没有走远。平易生活、工作时,都喜欢用电脑收听网络广播。即使并不是很有时间静静地在那听着,而是边工作,边放着广播,只为偶然间听一听DJ说出的一句心情,或是哼出的某段歌声。如果真要为自己这种收听的状态找一种理由,那就是需要一种声音吵着自己,让我知道,自己其实并不孤单。
如果说书生时代喜欢广播是一个伪命题,我并不反驳。因为那时的物质条件、娱乐方式真的是很匮乏。而现在,智能手机、电脑等等娱乐方式层出不穷的情况下,自己还放不下广播那种声音的吸引,只能说是中毒太深了。
高中到大学毕业的那台日声短波王在毕业后就给工地打工的哥哥解解闷了。事实证明,给他是个错误。这不,关年不到,好好的一台收音机就只得一个尸体了。我觉得,电子产品如果不爱惜,不懂得保护,真的很快就会摆工。
到了智能手机兴起的那个时间,自己第一台安卓机经常都会刷系统。每刷一次系统,必装的几个APP中,肯定有一个是FM电台的。虽然并没有时时都带着机耳听,但偶尔听一听,或者翻看手机时,那个程序图标都会提醒自己是一个热爱广播的人。换了苹果之后,最不习惯的就是没有收音模块。我不知道苹果为什么省掉这个很便宜的功能模块,难道手机中带收音模块会显得很廉价?真是一大不爽!没办法,只能下载其它网络收音机程序代替。但网络收音程序问题多多,不是我们本地电台没法收听,就是能收听,而不能后台播放。
端午放假这几天闲着,突然有了买一台收音机的打算。不想还好,一想心潮就无法停止下来,立即上网找型号。本来想买台大点的,但想想,在家也不是很多时间听,还会吵着家人看电视,还不如买台口袋收音机,晚上散步时还能随身收听,外出时也方便携带。小巧的款式不多,只有德生的R102,要价80。二收的便宜,30-50左右。但联系几位卖家,不是没有回复就是价格不肯降一下。突然搜索到索尼S80、S83、S84等口袋收音机,要价真不便宜呀,都200左右。这么小的东西贵成这样,果断放弃。但深入了解,这索尼的S83还是收音机四小强之一,接收信息和音质是很牛B的。难怪老旧的小收音机炒到200左右。
不断的在网络搜索,找到一位阳春的广播爱好者,有三台口袋收音机出让,全是索尼的。几经考虑,咬咬牙,最终拍下S83。今天下午到货后,迫不待及地装上电池,带上机耳体验一下。结果是失望的,声音很差,而且FM收到的台也不多。突然想起应该是苹果耳机的问题(苹果耳机真的是很搞笑,只能在苹果产品上才能体验出原有的效果,之前插在安卓机上听收到效果就很差,换了其它耳机就OK了),果断换上闲置的高仿森海尔。这下有惊喜了,索尼S83的低音音质完全体验出来,收到的电台也比之前多了好几个。细细听听音质还真是让人很舒服。
虽然是很多年的机子了,但成色还是可以的,外壳有划伤的痕迹,但基本都完好,电池仓很干净,带扣也还在。想想虽然不便宜,但能淘到这成色和音质,也值了。问了卖家,还说是日产国频的。希望这台老爷机能陪伴我好久好久好久啦
很意外,见到阳江广播电台主持人陈怡静的留言
好一阵子没打开博客了,今天偶然打开后台,清理垃圾评论的时候,竟然看到阳江广播电台名星主持人陈怡静的留言。留言名就是真名“陈怡静”,如果不是留言内容,我都以为是同名同姓的网友。太激动了!
我不知道阿静的听众怎么就偶然地进入了我的博客,又怎么地翻到了很多年前的一篇日志《那个疯狂喜欢广播的年代》,又怎么地把这篇日志转给了阿静,结果我博客里有的了阿静的金玉良言,也算是给我这破博客上了一个名星的签名档!
当年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我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听众。也不敢想像自己会与那些电波另一端的DJ有任何的交流或者是交集。听阿静的声音,似乎从《今夜静依然》的停播就停止了。平时开车,偶然间想听听广播,转到阳江电台时,也会碰巧听到阿静主持的节目,好像是旅游、生活类的。声音依然动人,只是故事早已不再。我不明白一档深受听众喜爱的节目为什么就这样的停播了,仿佛停掉了我那一个年代的遐想。想想现在的许多改革就是粗暴地把旧的去掉,新意没出来,却把醉人的回忆阻断、把传统的优秀坟埋。
很怀念《今夜静依然》版头由远及近的火车声……
时间在走,我们也在走,回忆却会停留~谢谢你,阿静!
那个疯狂喜欢广播的年代
离大婚的日子还有好几天,在家里等的这些天百无聊赖。找出高中里买的那台老收音机,收听到的仿佛是那个早已走远的声音。
记不清楚什么时候、什么原因喜欢上广播。我记得是突然之间把自己积蓄已久的100元换来了这台小巧的日声牌短波王收音机。有了这台收音机的日子,高中单调、无聊的生活有了些婉约的色彩。每晚入睡前听一听广播,让主持人富有磁性的声音伴自己入睡已成为一种习惯。记得当时最喜欢的节目是阳江电台陈怡静主持的《今夜静依然》、广东卫星广播欧阳婷的《似水流年》、珠江经济电台陈丹铃主持的《风铃夜雨》、陈扬老师的《心灵地图》等等。在那个特定的夜晚,旁若无人,广播就是你唯一的伴侣。小小电波中传来的情绪、故事,往往轻而易举地穿透寂寥的心房,让你激昂、欣慰、伤怀……
欧阳婷柔弱无骨的声线,似断未断,朦胧中又不失清晰,让人有种迫不待及想去安抚的冲动。从她口中呢喃出的心情故事,每一次都能像蔓青藤一样缠住你的心,一直到天亮;陈怡静磁性的嗓音,感性颇深的主持方式,让平凡的故事变得刻骨铭心,让你不由自主地跟着抽泣、落泪;陈丹铃满是潮流、现代的风格,感性而不感伤的言语,让每个故事变得轻快,让人身心怡悦;陈扬老师的心灵地图,算是最喜欢的节目,简约而不简单。一个互动性的节目,一个简单的问答方式的交流节目,在陈扬老师丰富的人生阅历下,深刻尖锐的分析点评下,让人从电波中看到世间百态,人情冷暖。
以上这些,都是求学时代,那台小小收音机给我带来的一些故事、一些感触、一些收获。毕业工作后,工作、生活等方式的改变,使自己渐渐停止了追逐广播的脚步。但我并没忘掉广播给过我的一些感动,广播给我展示的另一种魅力。我从网上下载了经典广播剧:《第一次亲密接触》、《让青春继续》、《爱尔兰咖啡》等。在这些广播剧中,《第一次亲密接触》我下载了陈丹铃版和阮星航版。收听对比之后,感觉两个版本都是非常经典的,但个人认为阮星航版更幽默、更深情。阮星航版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我是听了不下十次了!《让青春继续》是从网友推荐下载收听的,故事很感人,听完让人不禁泪眼婆娑。记得第一次听的时候,我不顾第二天还要上早课,把38集广播一口气听完。听完广播时,天已弗晓,鸡已鸣啼。
听广播这么多年,随着消遣方式渐渐增多,那台伴随自己风雨多年的日声牌短波王收音机依然时时伴我左右。只是收听的机会少得几乎没有了,网络盛行的时代早把求学时单调渐渐掩盖。但这并不能代表我已不再喜欢广播,再也记不起那段广播伴我入睡的求学时光。我只是把这些片段收藏,闲适之时,再一一晾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