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ThinkPad笔记本Fn组合按键介绍

Fn键作为笔记本的组合键,和其他键组合使用时会有强大的功能,很多使用技巧都是通过Fn组合键来实现的。下边就为大家总结一下IBM ThinkPad系列笔记本Fn键的几组功能:

Fn+F3 关闭LCD显示屏,使屏幕无显示。(听歌的时候关了屏幕可以更省电了)

Fn+F4 使系统进入挂起模式。要从挂起状态恢复过来,按Fn键即可(不要按其它的键)。

Fn+F5 打开/关闭内置的无线网络信号(IEEE 802.11无线网络)。如果按下这个组合键,会出现一个无线信号控制窗口,列出当前可用的无线设备。用户可以在这个窗口中快速更改这些无线设备的加电状态。 (FN+F5是自T40和X31起新增的功能,对于没有安装蓝牙模块的机型,则蓝牙选项不会出现,如果连无线网卡模块也没有,则这个界面不会出现,按下FN+F5不会有任何反应。)

Fn+F7 在液晶屏和外接显示器之间切换显示输出 (接投影仪或外接显示器时候就要用到哦)

Fn+F8 当屏幕分辨率小于实际的分辨率时,按此组合键可以将屏幕扩展打开或者关闭,使得屏幕显示在正常模式和扩展模式之间切换

Fn+F9 打开IBM ThinkPad EasyEject Utility程序,其中显示下列按钮:

Eject ThinkPad PC from X4 UltraBase: 如果笔记本电脑上接有X4 UltraBase底座,那么会显示该按钮。通过这个按钮可以使X4 UltraBase底座停用

Run EasyEject Actions: 用户可以选择、停用和卸载连接到笔记本电脑上的外接设备

Configure EasyEject Actions: 通过这个按钮用户可以打开IBM ThinkPad EasyEject Utility程序主界面

Fn+F12 使计算机进入休眠模式

Fn+PageUp打开/关闭ThinkLight灯

Fn+Home 增大屏幕亮度

Fn+End降低屏幕亮度

Fn+Spacebar 启用全屏幕放大功能

SHIFT+NUMLK 启用数字小键盘,(有时候会发现键盘右边的键打出来的全是数字,这不是键盘坏了,通常都是开了数字小键盘。)

删除U盘时提示“无法停止‘通用卷’设备,请稍候再停止该设备

安全删除U盘时,大家常常会遇到提示“无法停止‘通用卷’设备,请稍候再停止该设备。”
这种情况下可以强行拔下U盘吗?当然不可以!这时候如果强行拔除的话,很容易损坏计算机U口或者你的U盘。如果你的U盘上有重要的资料,很有可能就此毁坏了。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在这里我写几种常用的解决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种方法(这也是我建议大家最常用的方法):

往往我们在把U盘的文件或者数据取出来的时候,都是用的“复制”“粘贴”方式,而如果复制的是U盘上的文件,这个文件就会一直放在系统的剪切板里,处于待用状态。而如果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删除U盘的话,就会出现上面的无法停止U盘的提示。

相应的解决办法就是:清空你的剪切板,或者在你的硬盘上随便进行一下复制某文件再粘贴的操作,这时候你再去删除U盘提示符,看看是不是顺利删除了?

第二种方法:

如果觉得上面那种方法还无效的话,可以使用下面这个方法:

同时按下键盘的”Ctrl”+”Alt”+”Del”组合键,这时会出现”任务管理器”的窗口,单击”进程”标签,在”映像名称”中寻找”rundll32.exe”进程,选择”rundll32.exe”进程,然后点击”结束进程”,这时会弹出任务管理器警告,问你确定是否关闭此进程,点击”是”,即关闭了”rundll32.exe”进程。再删除U盘就可以正常删除了。使用这种方法时请注意:如果有多个”rundll32.exe”进程,需要将多个”rundll32.exe”进程全部关闭。

第三种方法:

这种方法同样是借助了任务管理器,同时按下键盘的”Ctrl”+”Alt”+”Del”组合键,出现”任务管理器”的窗口,单击”进程”,寻找”EXPLORER.EXE”进程并结束它。这时候你会发现你的桌面不见了,请不要惊慌,继续进行下面的操作,在任务管理器中点击“文件”——“新建任务”——输入EXPLORER.EXE——确定。再删除U盘,你会发现可以安全删除了。

第四种方法:

这种方法最简单,但最耗时,那就是,重启你的电脑。

第五种方法:

安装unlocker软件

如果觉得出现问题的时候才解决有些麻烦,可以采用下面这个提前的预防措施:

关闭系统的预览功能。
方法:双击我的电脑——工具——文件夹选项——常规——任务——使用windows传统风格的文件夹,然后点击确定就行了。这样一劳永逸了。

小窍门:目前有些U盘的技术很到位了,有的U盘直接插拔也可以的。但无论是多好的U盘,有一种时候是绝对不能直接插拔的,那就是仔细看你U盘的那个小红灯,小灯在不停闪的时候表示正在不停地读写数据,这时候千万不能拔,否则轻则损坏数据,重则U盘报废。

工作关系常用U盘,天长日久学会了上面几种方法,希望对大家会有所帮助。

微软将停止对xp 的更新研讨了,在WIND7和XP交替之际,请大家谈谈对XP的怀念

WINDOWS7离我们大家是越来越近了,这就意味着XP即将退出历史的舞台。微软也公报了不久将停止对XP的更新研讨。我想,要XP完全退出,1、2年是不可能的,XP的深入民心不容置疑,没有XP微软也没有今天的成就。XP就像是毒药,每每测试其他的系统,大家总会想到是和XP比较,怎么不会是2000、2003、VISTA、2008等等?2002到2009,7年的时间还能辉煌下去,如果微软再在XP上更新不结束,WIN7也只是VISTA的后尘,最多比它多一些市场份额,但我相信不会超过XP。微软也意识到这点,所以公布不再对XP的研讨更新,微软是在逼我们以后要用WIN7。没有办法,XP对硬件的要求远远低于WIN7,WIN7只不过豪华漂亮而已,XP在网络的应用,在软件的应用又有什么达不到要求呢?在速度上WIN7能比吗?我还没有想到用WIN7的好理由,直到XP真的不能用了,我才会考虑用WIN7。

XP成就了番茄,雨林木风、深度、东海、999、龙帝国、猪猪猫等等系统研究的网站,也让好多人富了起来(雨林木风的办公室有多豪华大家也看过吧,番茄被抓获后的巨款),也让我们对系统有了更深的了解,好多人都已能封装打造喜爱的系统,我在想:如果将几大系统研究人员集中在一起,开发一个熟于我们中国人的系统,我想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曾几何时,从最初的DOS的满屏文字抓破头皮到95的图形化操作界面,再到一代经典98,2000,再到当时号称史上最强的XP,
再到最新的一代操作系统WIND7的横空出世,华丽的界面,良好的兼容性,以及完美的触控,
让我们见证了微软的一步步强大;
也见证了中国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在XP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
希望大家畅所欲言,说说自己对XP的怀念和寄语!

好不舍得XP啊!一路走好。

从没见过电源这般坏法的!实在是牛!

那天到阳春爬山、摘马水桔的时候就接到同事老公电话,不用说,就知道是电脑出问题了!果然,说是开不了机了。今天下午就是给他看了一下。一试,主机没反应。问他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的,他说开机的时候听到主机“啪啪”响。这情况十有八九是烧了!开箱一看,主板好像没事,没有烧过的气味及电容突起等常见的症状。机子没反应,电源风扇不转,应该是电源问题了。把电源插板的排线接口拔出来,有小铁丝把唯一的绿线与黑线接上,电源风扇还是不转。应该是烧了!

没办法,到电脑城里的朋友里拆开,一看,果然是烧了,保险线都断了。以为保险线烧断其他地方应该没事吧。但再细看,一个二极管也烧了!再拆开一看,TNND,一只小强夹在电路板里,俾烧焦了!这、这、这到底是这只小强的触动使这电源突然烧了,还是这只不幸的小强在电源烧的时候不幸身亡?真TMD牛啊!一只小强搞掉了一个长城电源!!!

闻所未闻!相信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天地为之动容,鬼神为之哭泣!不得不服!!

IBM T41 开机显示fan error 不能进入系统的解决方法

在昨天,自己心爱的IBM T41 笔记本 在使用的时候发现风扇有异响。现在夏天,气温高,笔记本散热问题突出,风扇工作就显得吃力了。但出现异响,应该是不正常的,估计是风扇里尘积得太多,润滑不够造成的。结果今天一开机,在进入系统前就出现fan error 提示,不能进入系统。关机再启动,仍然一样。虽然英语学得很烂,但瞎弄电脑多年,也知道是散热风扇出问题了。这IBM T41从04年跑到现在,从没向我罢过工,如今年事已高,早就有想法拆开来除下尘了。台式机拆得多了,还有过有洗洁精成功清洗整台主机的经历,但笔记本还真没拆过。

早就在网上搜索过,对着一些拆机图文教程看了不少,心中已有些底。但相信如果不是今天开不了机,我仍是不会轻易开拆的。毕竟现在家里就剩我这一台T41了,若果拆坏了,还真没得用。并且里面有我重要的资料,马虎不行。准备好工具(其实也没什么工作,就一把上眼镜的小镙丝刀),凭着当时看拆机图文的记忆,提着胆子开拆了。在细细看过机背面之后,感觉轻松了很多。IBM拆机很人性化,所有的镙丝都在背面做了相应的图示说明。比如该镙丝的作用,如果是相关键盘的,会在旁边注一个键盘的小图标;如果是相关键盘与托撑的,会弄外键盘图标与托撑图标;并且镙丝分长短标识,1、2、3、4号镙丝长短都在机背作了图示说明,相当人性化。

拆机开始了,按照要求,日常的清理仅拆下键盘与托撑就足够了。我把标有键盘和托撑图标的镙丝拆了下来(剩一颗托撑的因镙丝刀太小,无力,没拧下)。再把键盘往屏幕方向一往,键盘就起来了,小心拨起连接排线,键盘就拆下了。散热风扇上有三颗镙丝,全拆下后,拔下风扇电源接口,小心把风扇抽了出来。拆出来后,发现风扇也并没有多少积尘,估计是润滑不够。本想再拆解充分清理、上油的,但由于手上工具不足,风扇上铆钉没拆下,只能简单清理一下,再往购房转轴灌点油。重新装上,开机,风扇呼呼畅响,成功开机!!!

在此,一些网友说自己IBM T系列的本本在开机时风扇转,开机后风扇听不到转表示担心,认为是风扇出问题。其实这是正常的现像,IBM 的机器风扇都是温控的,开机时候BIOS自检,这时候风扇是不受系统和BIOS控制的,所以是全速转一下(特别响),启动后除非CPU温度达到一定的值,风扇才会转。

IBM T系列的散热应该是所有本本里做得最好的了。风扇的一般问题都是因长时间使用积尘太多或者润滑不够造成有。除非风扇真的坏掉,否则没有更换的必要。IBM T系列的风扇很贵的,新的要300左右,拆机换下来的便宜点。但拆机换下来的也是旧风扇,清理一下上点油再卖给你的。到维修店叫人清理收费也不低,100左右,还得防奸商。与其买二手的,还不如自己动手清理一下上点油?

现在转载一网友自己拆机清理IBM T系列 风扇图文详解:

1、准备工具:螺丝刀、美工刀、最小号的锉刀以及润滑脂硅脂先准备妥当

2、开始拆机,T41的拆机过程略掉,你把机背标有键盘与托撑图标的镙丝全拆下来,照我上面的方法拿下键盘就可以看到风扇了。

3、将整个风扇及铜管下下来

打磨铆钉边缘的时候要注意,使铆钉直径小于对应的散热片上铆钉洞的直径。关键是边缘要搞得比散热片上的洞小,这样才能以最小的阻力将铆钉顶出去。事实上只要抹一点点就够了。这一步有耐心的兄弟可以用美工刀一点一点削,这个铆钉是纯铝的,很软。我是没有耐心了,就用锉刀暴力削,最后搞得散热片这个德性:

4、拿出风扇铜管后现在到了最关键也是最有难度的一步,分离散热片和铝壳。首先找到可以突破的铆钉就是右下的这个,可以发现这里散热片下面的空隙比较大,拿一字螺丝刀沿着缝隙撬开,如果削磨到位的话应该比较容易能撬开。这个铆钉离撬的地方比较近,因此这个点的散热片这样撬不容易变形的。这也是选这个点作为第一个撬的原因。接下来是左下的,可以沿着拆开的空隙用螺丝刀撬开,特别提醒,这个点是最容易将散热片搞变形的。因此你可以用我图片上的方法用螺丝刀顶住铆钉,在刀柄上一敲,就下来了。其他的两个点也可以这样做。整个过程假如散热片有稍稍变形,也不打紧,拆完以后掰平就是了。

5、完全分离后的风扇:

6、把一个钉书针掰直了,上面缠点纸巾或者棉花,有条件的再蘸点酒精,伸进轴套里把油污擦出来。扇叶上的轴承也同样清理。

7、拿钉书针蘸点润滑脂往轴套里塞,不用太多,太多了反而增加阻力。轴承上也搞点。我用的是美孚MP锂基润滑脂,黏度比较低,效果超好。

8、把风扇装回去通电检测,飞速的转动起来,而且几乎无任何杂音,大功告成!

打扫美化一下电脑,新气象迎新春!

昨晚打球回来时,颇觉无聊,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系统。系统的东西很久没清理了,是应该删点东西了。首先是卸载了一些不怎么用的软件和电影,这些占了不少的空间。再者就是以C盘作清扫了,删了很多升级打补丁时留下的没用文件。这相信很多人都不会,打开WONDOWS目录,然后设置显示隐藏文件夹,然后会出现很多“$XXX$”这种尖型的文件夹,这些就是升级时留下的没用文件夹,删除就得了。因为软件的安装与卸载,一般都会在注册表里残留不少注册信息的,这就用优化大师把注册信息清理一下就得了。当然,最好还是把没用的DLL和一些没用的控件也清理一下。

打扫完后,接下来就是美化了。系统自带的主题风格都是很普通的,没有什么新鲜性了。一气之下把C盘WINDOWS下Resources这个安装XP主题风格目录下里的主题风格全删了!当然,不可能全删,系统还要调用一个的。然后用讯雷下载了一个叫什么来着的XP美化安装包。以为是XP大集合的那种,一安装才知道是XP的VISTA风格包。安装费了些时间,安装好后一看,还真有VISTA的华美。重启几次试用了一下,都没什么问题,只是内存的占用稍大一点。这点应该没事,自己的本本内存是1G的,平时也就办公用,应该不会虚耗尽的。

最后一步就是换一下IE浏览器了。IE7也用了好长一段时间了,好像IE8也升级了的。感觉IE太多,启动时有点滞后,并且功能很多自己都用不上,漏洞也多。最后决定弃用IE8了,选择了很小但很强大的“世界之窗3”浏览器。下载的是绿色版的,解压即可使用。感觉功能界面上很清新,适合自己的风格。经过自己简单的DIY后,感觉很适合自己使用了。“世界之窗3”浏览器只有3点多兆,比起IE870多兆真是汗颜啊~~

所有东西搞好之后,再一重启,呵呵,电脑也过新年了!

液晶显示器不宜用屏保

CRT(阴极射线显像管)显示器的显像原理主要是由灯丝加热阴极,阴极发射电子,然后在加速极电场的作用下,经聚焦极聚成很细的电子束,在阳极高压作用下,获得巨大的能量,以极高的速度去轰击荧光粉层。这些电子束轰击的目标就是荧光屏上的三原色。为此,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不是一束,而是三束,它们分别受电脑显卡R、 G、 B三个基色视频信号电压的控制,去轰击各自的荧光粉单元,从而在显示屏上显示出完整的图像。

在图形界面的*作系统下,显示屏上显示的色彩多种多样,当用户停止对电脑进行*作时,屏幕显示就会始终固定在同一个画面上,即电子束长期轰击荧光层的相同区域,长时间下去,会因为显示屏荧光层的疲劳效应导致屏幕老化,甚至是显像管被击穿。因此从Windows 3.X时代至今,屏幕保护程序一直作为保护CRT显示屏的最佳帮手,通过不断变化的图形显示使荧光层上的固定点不会被长时间轰击,从而避免了屏幕的损坏。

而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即液晶显示屏,它的核心结构类似于一块“三明治”,两块玻璃基板中间充斥着运动的液晶分子。信号电压直接控制薄膜晶体的开关状态,再利用晶体管控制液晶分子,液晶分子具有明显地光学各向异性,能够调制来自背光灯管发射的光线,实现图像的显示。而一个完整的显示屏则由众多像素点构成,每个像素好像一个可以开关的晶体管。这样就可以控制显示屏的分辨率。如果一台LCD的分辨率可以达到1024 x 768 (XGA),它就既代表它由1024X768个像素点可供显示。因此从LCD的工作原理也可以解释出很多人会问到的问题,比如为什么LCD的最佳分辨率固定,LCD的刷新频率为什么只有60Hz。

由上述的LCD工作原理我们看出,一部正在显示图像的LCD,其液晶分子一直是处在开关的工作状态的,对于一部响应时间达到20ms的LCD工作1秒钟,液晶分子就已经开关了几百次左右。而液晶分子的开关次数自然会受到寿命的限制,到了寿命LCD就会出现老化的现象,比如坏点等等。因此当我们对电脑停止*作时还让屏幕上显示五颜六色反复运动的屏幕保护程序无疑使液晶分子依旧处在反复的开关状态。

因此,液晶显示器不宜用屏保

IDOCK C2笔记本散热垫的DIY

自从DELL LATITUDE X1 本本到手后,一切都很满意,但由于它的轻巧设置,采用无风扇的被动散热技术,使得这款笔记本的散热问题一切为人垢病。冬天还好,散出来的热量可以用来暖手了。由这种情况看来,在夏天就可以煎蛋了!所以,即使现在是冬天,我已经为夏天的散热头痛了。

从网上查了很多有关笔记本散热的方法,不外乎几种:一、除尘(很管用)二、加一个散热垫(部份人说有用)
没办法,经过近两个星期的挑选。我看中了以下几款的散热垫:

一、游骑兵2
全铝合金,两吹一吸的三风扇设计,散热效果应该不错,又是大品牌。一些说能降十度左右,一些说根本没效。这可能是因为不同笔记本的原因。所以,为找到一款合适自己本本的散热垫,我决定再研究一番。

二、尊龙5128
这款笔记本散热器有很好的口碑,当时差点就买了它。但细了解一下, 它的唯一一个大风扇是吸风的,这对我的被动散热LATITUDA X1不合适。所以只能放弃。

三、长江三号
这款应该是最合适LATITUDA X1的了,22超大风扇吹风设计,铝合金表面,连散热网也是铝合金。但没办法,太贵了,要两三百块,只能放弃。

除了上述三者外,还了解了冷板凳风洞、凌志08、黄道十二宫等散热垫等。最后还是决定买了IDOCK C2。当然,买它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价格相对便宜40-50 二、两吹一吸三风扇设计,当然,最令人吸引的是两吹风风扇的位置是可以移动的,很方面不同笔记本的不同散热位置的要求。三、金属散热网 四、简单的DIY

IDOCK C2 到手后,一试效果,风扇风量太小了,这可能是由于要降低噪音的原因。鉴于以上原因,我决定对它进行三步的DIY:

一、把两侧的密封面全面打透风孔,利于空气的流动,加强散热性能。
这第一步本人已经花了一个半钟的时间搞好,测试的效果比原来要好,风扇的风量好像大了,毕竟吸风容易了。伸手在两侧的透风孔,可以感受到风扇吹出的冷风。现在介绍一下打孔的方法。因为要打得漂亮点,不能太能看嘛。我是用剪刀的一则,烧热尖端,然后戳孔,再多次转动剪刀,把孔扩大到自己满意的大小。经本人试验,这样打出的孔很圆,基本不影响美观。

二、第二步本人决定更换铁质的散热网为铜网
毕竟,铁质的导热能力要比铜差很多,铁的也容易磨损而生锈。更换也很容易,买一张同等尺寸的铜片,把里面部分戳出一个个蜂窝的小孔,拆开底板,直接更换就行了,很容易。

三、第三步本人想更换三个同等大小的大功率风扇。
这一步可能要再到夏天的时候看看原装这三个风扇的表现再说,能顶住的话我都不再去搞它啦。

以上是三步对于IDOCK C2的三步简单的,但有效的DIY。希望对大家有所参考及帮助。

异常郁闷

对于自己买的台机小巧的DELL LATITUDE X1在使用致今都非常的满意。可能是自己神经质吧,总以为系统有问题(毕竟,有一些网站上不了,而且在没有装多少软件的情况下系统盘占用多达6-7G)。这对于眼里容得不沙子的我来讲,是绝不允许自己的电脑有问题的。所以从昨晚开始着手要格式化一下C盘及重新装一下系统。但由于自己的本本是轻巧便携型,是不带光驱的,这就给装系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下载了好几个硬盘安装的系统都不行。只好猫在网上研究,试着用启动盘从DOS状态下装,没办法,硬盘是NTFS格式的,普通的DOS下根本无法识别!只好又试着把硬盘格式转成FAT32。PQ、HD等工具都试过,都没有效!这都还没怎么坏,顶多花点时间周折,最惨还是因为在把D盘转为FAT32而导致D盘的所有数据都丢失!这其中包括本本的驱动及一些相关的支持软件!要知道,本本的驱动是多么的重要啊!几乎所有的方法都使用过了,都没办法还原回原来的数据,只好眼一闭,把D盘格回NTFS格式,数据也就一点都不剩了。

好在刚买回机子的时候,我把原来的系统优化了一下就用一个隐藏的分区把系统先备份了下来,要不,现在都不用开机了!折腾了一整天,结果又是回到原地,把数据弄丢了还不算,可惜本本那1.8英寸的小硬盘啊,被我转来转去,命都短几年了。唉,还是由它吧,反正也不影响使用,再这样折腾下去,说不定什么时候会黑着脸向着我,一动都不动就惨了。

没办法,只好再还原了原来的系统使用。这下倒好,原来那些不能访问的网站也可以上了。一些文本图标的不正常,以及原来的一些网站无法上,是因为自己所装的一些游戏软件所致!晕,自己还一直以为是系统问题,原来是软件问题啊。真是无颜对江东父老了。

ghost备份还原系统很慢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相信很多朋友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用ghost备份或还原系统时,一些机子很快,2-3分钟就行了;而一些机子则要20分钟左右,甚至更久!
出现速度差别大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一直以来都是慢。
这种情况一定跟主机有关。不信的话,你可以把你的硬盘拿到别的机子上测试一下,看看你的硬盘在别的机子上用ghost备份还原是不是会快很多。如果是,那就是你主板的问题了。有些主板在DOS下就是速度有问题,检查一下IDE线是否有问题、主板接口类型设置是否正确。

二、以前速度很快,突然就慢了。
这种情况除了要检查主板外,还要检查一下硬盘。一般硬盘原因多一些。因为有时候对C盘作一些碎片的整或者查错及修复,都会影响还原备份的速度。

三、速度慢可能是因为备份时候选择high(高压缩比)造成的。
在用ghost做镜像文件的时候有三个选项:fast、normal、high分别指的是压缩比。选择fast则是较低的压缩比,做出来的镜像文件比较大,但是进行速度却非常快;选择high则是较高的压缩比,做出来的镜像文件较小,可以省下不少空间,但是进行的速度却非常慢。那么在还原的时候,也就是在解压缩的时候也就存在着同样的现象了。

以上三种情况仅拱参考,如有更好的分析及解决方法,请在评论处指正交流……

删除KB892130正版验证工具的简单方法

有没有发觉最近你的电脑更新了一个提示你的系统是盗版的东西啊,而且每次开机都被它烦死了.以下就是删除那东西的方法.

方法一(推荐):
1.开始→运行(R)→输入regedit→找到此键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NT\ CurrentVersion\Winlogon\Notify\WgaLogon →把Wgalogon删除
2.重启计算机之后就不会再启动了,在C:\windows\system 32\文件夹,找到wgatray.exe这个文件,删除它。然后世界就清净了~~

方法二:
先建个文本文档,然后复制一下内容粘贴进去

ON ERROR RESUME NEXTDim VOL_PROD_KEY if Wscript.arguments.count<1 then VOL_PROD_KEY=InputBox(“Powered By www.kzyblog.com”&vbCr&vbCr&” 本程序将自动替换你当前 Windows 的序列号,通过微软验证完全正版。”&vbCr&vbCr&”序列号(OEM版无效,默认版本为 XP VLK):”,”Windows XP序列号自动更换器”,”MRX3F-47B9T-2487J-KWKMF-RPWBY”) if VOL_PROD_KEY=”” then Wscript.quit end if else VOL_PROD_KEY = Wscript.arguments.Item(0)end ifVOL_PROD_KEY = Replace(VOL_PROD_KEY,”-“,””) ‘remove hyphens if any

for each Obj in GetObject(“winmgmts:{impers}”).InstancesOf (“win32_WindowsProductActivation”)

result = Obj.SetProductKey (VOL_PROD_KEY)

if err = 0 then
Wscript.echo “OK!去微软验证吧!”
end if

if err <> 0 then
Wscript.echo “替换失败!输入的 CD-KEY 与当前的版本不匹配。”
Err.Clear
end if

Next

然后保存为key.vbs双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