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剑偷闲东平风车山

一直心念念跟老詹出去跑跑山,终于,本周三有空。上午还天阴,偶尔有点小雨,幸好近中午时放晴,阳光暖暖的。中午饭后出发,2人2车。我的老天剑明年7月份就到期报废了,想着都没跑多少公里,趁着还有点余热,再任性一把。老詹的新大洲本田190才买两年不到,为等我,也只能慢慢的开了。基本60巡航,一路风景随耳边吹过,心情大好!山路盘旋而上,到顶时休息喝水。

我没怎么拍照,因为天有点阴霾,只是站在山涧边远远望一下。老詹背后偷拍。

原路下山时真的要慢慢来,前轮磨的差不多了,不敢放开滑行。有档位的车跑山路就是从容很多,挂个2档3档,刹车都不用带太紧。从风车山下来,再到阳东新洲—雷平村。这里,估计就是阳江与台山交界的地方了吧。稍作休息,准备回程了。

这种偶尔的偷闲,山野田间一路采风,自由无拘束的感觉,真的很好。有点可惜的是,我的老天剑不能陪我多久了,真的希望这种时间可以多一些。

两个小屁孩,从陌生到友宜

柯三柯_涛涛出生到现在,很少去外婆家。对外婆家的一家子兄弟姐妹都显得很陌生,抱括大人都拥抱,都很抗拒。今年春节吧,算是两周岁第二次到外婆家。这次显然比上次熟络了一点。小家伙最喜欢就是外婆家门前的小沙滩,一有空,就顾不上阳光冷暖,抄把小铲子就屁颠屁颠地往沙滩走去了。

挖坑是必然的,也不管文明作业,每每都是刨得衣服、鞋子都是沙。甚至头上、脸上都不能幸免。我也不管他们,任他们折腾。在这片小沙滩上,不强抱着都不会主动回家吃饭。坑挖大了,总有人躺枪。小军军自告奋勇,一个无力则翻,就躺进去了。涛涛这一拉,小小的兄弟友宜就成了。

实在是瘦得无力啊,还是小军军肉墩厚实。涛涛那个拔萝卜的架势也无济于事。这一幕,好笑又温馨。再加上大一点的,另外三个玩得疯狂的哥哥,两处的热闹,显得老柯的背影孤单又落幕。希望这一大班兄弟姐妹的,永远都能这么相互关照,阳光健康,快乐成长。

海上漂来的垃圾,都可以成为争抢的玩具。这不,这台电话不知道啥时候漂来的,涛涛看到小军军在玩,也凑过去想占为已有。谁说军军是哥哥呢,一把拦住。只能眼看手不动。小朋友就是这样,不玩,大家都不会去玩,只要有人玩,另一个必抢。真是瘦田无人耕,耕开有人争。哈哈……

真是想多一些这些时光,老人门能随时地看看小孩成长,小孩们也能玩得这么肆无忌惮。但生活总是无耐的,上班下班,日复一日,剩下的一天半天,又不想只是赶个来回。聚少离多,徒增很多思念。希望这个暑假,能多陪陪他们。成行必备,希望这不只是一个念想。

金鸡岭森林公园的黄花风铃开得山花漫烂

早就看到阳江吧上一些网友拍的黄花风铃园赏花的美照,虽然就在自己家旁边,心念念着,但一直都找不到适合的时间点去一趟。今天周日,天阴,但似乎不会有雨。早餐后果断出发。因为过了三月,花期也就完了。开车三分钟左右就到,小小的停车场早就满了。只好在路边找个地方停了。后面证明是明智的,因为在回来时,连大路两边都停满了!游人的车还不断涌来。

地点就在森林公园下沉广场边上,远远望去,黄色一片,好漂亮!

下沉广场边上,也就是在黄花风铃园的山脚,一小片桃花也开得正好,紫红色的小花,吸引不少花痴争相合照。以图一个桃花运。

整个森林公园片区很大,分大小放鸡岭,正真走完整个公园,估计需要一整天。不过这里确实是人们休闲、遛娃的好去处。

在小放鸡那边,还有一个宫粉紫荆园,那里的紫荆花也竞相争艳,开得漫烂一遍。与黄花风铃争红斗艳!

2月下询到3月估计都是赏花的黄金时期,如果天气正好,就放下手机,带上家人好好享受周末的美好时光吧。

三顾万寿山,今终登棉被顶!

万寿山,也叫棉被顶,山上为鹿湖顶自然保护区。第一次为去年底去探路,没上山。第二次为今夏7月份,无耐天公不作美,雨天雾大,到半山迷路,等发现走错时,时间已不允许再登顶。心有不甘,借国庆七天假,本计划几人再约登顶。可惜多人没空,只好和焕队两人,再攀高峰!也想借此散散心,驱走最近阴霾,让自己重回正轨,和家人积极面对困境。焕队今天状态真的不行,才爬没多久就说累得不行,频频要休息。没办法,只好把重的背水任务接过来,让他拿最轻的面包。

可能是肠胃不适,焕队在上山脊前那一小时山路就拉了一次。刚上山脊就说要挂了,不管地面泥沙,直接躺下了!我叫他起来望一下山顶,真是无法计算他此时心里阴影面积!远处山顶红点离我们还很远很远!

趁着还没有累到没有表情,也记录一下两人共同攀登的情景,赶快拍一张(此处荒山野岭,没有摄影师)。此时焕队还望着山顶发愁!幸好他还是坚持下来,陪我一起登顶!

山脊路程很长,好在路径很分明,只管沿着前人的足迹往上爬就是,需要的只是体力与毅力!在离最顶处还有约100米时,出现了最不想穿越的竹林。要知道这种小竹林曾经在爬紫罗山时见识过。穿越要弯腰,最怕还是这种阴暗的竹林最容易出现山蚂蟥。当时在紫罗山时,就因为要停留等后面的队友,前面的方方同志突然说发现山蚂蟥,结果大家都怕得不知道累,一口气冲出竹林,上到山顶!当时方方同志还顾不上体面,在山顶众多登山男女面前,除衣脱裤找蚂蟥。这个经历让我想起都好笑并后怕。不过还好,现在秋季,干燥,且竹林分两段,过一段有一个小平台,可见阳光。我快速穿过前一段时,就在平台上等焕队。第二段好快就见着阳光,一出有阳光的地方,山顶就在眼前。

山顶上的大石叫神龟石,还有一段神话传说,就不翻找了。照着龟头这角度照一张,很有必要。毕竟1628海拔上来,不容易。焕队都抽筋三次了。

累是一定的,好不容易上来了,不是为了到此一尿。赶紧找个阴凉的地方,小睡一会,再欣赏一下山顶周边的风景。还是那句老话:不管什么山,只要它比旁边的山高,风景一定足够吸引你。此刻站在棉被顶,山脉的雄壮如同生命一样连绵不断,雄伟、而又深沉。我俩就倚着大石,席地而坐,逐个数着周围那些我们攀登过的山峰之颠!有种征服的自豪!

到顶后,算算时间,下午1点12分!距离9点30分登山,到顶历时3个多小时!休息够了,也适当补充了一下能量和水分。在下午1点40分开始下山。下山是原路返回,省力,但比上山危险。只好则身小步而下。每下一段回头望望山顶,真的没有勇气再上一次!

快到山脚时,发现来时半山村庄前的梯田熟透了整个秋天!忍不住再拍一张,因为此程之后,可能要隔很久才能再见山水了。二胎即将闪亮登场,带娃的责任还是要有的。穿山越水只能靠一段落!好好收拾一下心绪,期待下一次征程!

儿子画笔下的我及一家人

都不知道什么时候的写字板,找出来,好像还能玩。画了这个又老又丑的“老”爸,连自己的不敢面对了!哈哈……

觉得不够尽兴,又在两边加了个“丑”妈和调皮的自己,硬是厚脸皮地凑出了一家人的画面。想想我三年级画的图画,在全镇小学生画画比赛上获奖,在镇街道张贴。这小子不知道缺了那根筋,画得太寒碜了。不过,他开心就好,我们开心就好。哈哈……

天气姣好,想去爬山了

记得去年的时候,打算找一个天气好的时分,约上几位大学好友,登顶信宜市棉被顶山峰作为2017的“穿山越水”总结。为了使行程更顺利,我和队长焕焕还特意在一个早晨,两人一台车,前往探路,确定上山路线。

那天的天气真是好呀,阳光暖暖的,时而有风。真是一个适合登山的日子,可惜只有两人,出发时间也较晚,一切都不在计划内。山脚下的小村庄景色迷人,远离市嚣,山水怡人。

一墨梯田,伴两户人家。平房溪流处,有一人工鱼池,兄妹两小在鱼池竹排上玩,丝毫不会让大人担心会掉水里。小孩只是傻傻微笑地望着我这个异客,连差点掉水里的妹妹都忘了拉一把。哈哈,好温暖的画面,童年的感觉全写在两兄妹的脸上。

眼前这个山峰就是棉被顶了,海拔也就1200左右吧。望着山脊的植被,应该会是一条很好的上山路线!最顶处突出的一角,就是山顶的一块龟头大石了。我想,我好快会站在它上面,给天空一个大大的拥抱的。

很可惜的是,探路结束后,天气就一直没有好过,一直到春节已过。这两天天气又出奇的好,又勾起了我爬山的欲望。2018,棉被顶会不会就是首站呢?很希望F4能集结齐,一起纵情山水,落拓不羁!

抽空回忆一下武汉

今年7月份,去了一趟武汉。登了黄鹤楼、也走了武汉长江大桥。时隔几月,趁着工作的空隙,零碎地回忆一下。

只记得读书时常念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写的就是登黄鹤楼,面江而起的诗句。而今,终于有机会来到武汉,自然不会错过这个一睹名楼风采的机会。经了解,现在的黄鹤楼经风历雨,已几次修缮,当年古人诗句中的影子或许都难再寻迹。但仍散发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无愧于“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但我觉得遗憾的是,人们在修缮黄鹤楼时,过份的更改原来内部结构实属于种破坏。最突出的就是楼中央的电梯。本意可能是方便行动不便的老人,但古楼电梯,难免有孔夫西装的尴尬。再一个就是,我脑海里的古刹名楼,都应该矗立于名山俊岭、隐于人迹罕至的水秀山青之中的。但除了脚下的武汉长江大桥交相辉映外,周边破旧的楼房林立,很难想象出这是古时文人骚客都趋慕的一方胜景。

登了黄鹤楼,肯定得走武汉长江大桥。对于现代建筑来说,武汉长江大桥应该不算什么。但放在当时那个年代,物质匮乏、技术落后的我国,能在宽阔的长江上架上这座雄伟的大桥,真是国人骄傲!

过桥登楼,接下来的好去处自然是小吃名街——户部巷。这里有最齐全的武汉名小食,你只管带够钱,准保你吃得满意。但是原则还是有一点,特产,它只是一个地方的特色产品,并不一定是每个人都喜欢的。就好比“咪咪辣”的面筋(对于我们来说,咪咪辣都难接受了,变态辣不敢乱试)、很热很热的“热干面”,给我的感觉就只剩下“热”。

湖北历史博物馆应该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地方,虽然走马观花,但2400年前的曾侯乙古墓出土的文物,还是我知道历史老师没骗我,古代的侯王帝相墓葬的雄伟,相当于一座城。越王勾践剑仍然历久弥新,而故事让同行的同事调侃得桃艳而迫真。真想行程更多些时间,再好好看看古人智慧下的文物,一件件地让我惊叹!走累了,也顾不上斯文,在博物管大厅席地而坐,摔性而无礼。

武汉大学真的很大,虽然不是花开时节,樱花大道也看不到樱花,但走在里面的林阴小道下,让人感觉不到武汉火一般的“热情”。楼宇虽然不是处处都古朴雄伟,但处处都透露出历史人文沉淀出的气息,让人觉得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读书做学问的地方。

行程匆匆,遗憾肯点会有。短短的几天相处中,感觉武汉到处充满人文历史遗迹,开放性的城市,让武汉的人民可以很随性地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幸福中~~

 

2017年7月9日天露山

天露山,北临新兴,南邻开平,为新兴县境内最高山,早就有想去爬爬了。暑假前一直找不到一个大家都有空的时间,一直拖到现在。放假前一个星期又连日下雨,计划一拖再拖。考虑到自己7月中下询要外出学习,8月份高三又要上课,就想着放假初这几天完成“天露山”这一计划。本来计划7月8号的,但这天登山成员“小方方”要陪老师产检,只好推到昨天。计划虽然定了,但心里一直都是不怎么踏实的。因为最近特别多雨,外省多地洪涝和泥石流和塌方,阳江也刚好暴雨淹了大半个阳江城,这个时候选择去爬山,心里多少有些忐忑。

但队长焕焕说了,想去的话山崩地裂都陪我们一起。既然队长都这个豪气,按计划出发的决心也就定了。临近出发这几天,一直都在反复查天露山景区天气,都是提示中阵雨。也不管了,只要路上不出现塌方,就能沿着山路行进登顶!以往都是同学4、5人一起,开一辆车就够了。这次有大学毕业几年的2位学生说要跟我爬山(可能了解过我有爬山爱好),就焕队开一辆,我开一辆,共6人。

根据爬过的同事、朋友的经验,说上山和下山共需8-9小时,单程车时约2-2.5小时。我们决定9号早上6:30分集合出发。因为一学生记错时间,耽搁了点时间,实际差不多7点才出发。刚上高速时,因为焕队那辆车有粤通卡,不用取卡直接过收费站,等我过卡时,他的车就不见踪影了。此时又刚好有辆车型和颜色都和他一样的车往了湛江方向。一我时没反应过来,就跟了上去——太急了!想想当时去探路的方往应该是往广州方向,和湛江方向刚好相反!立即电话焕队车上的同学,果然走反了。没办法,只好将错就错,到白沙出口,导好航(之前以为两车会前后相距而行,我就没打导航,谁知让人甩了),再重新上高速。

一路上骤雨不断,使得自己越来越怀疑到底今天能不能顺利登山。按着原来的计划,车到岗坪村(天露山脚下的村庄)再步行上山。但焕队说之前问过他的同事,说可以开到护林防护门上停车的。为了省点时间,只好冒着小雨低速沿狭小山路往上爬。焕队开车太谨慎,每每过弯都得把速度放得很慢很慢,几次差点把后面的我迫停在近40度的坡上!要知道当时下着雨,路面湿滑,太陡的坡不好斜坡起步的。没办法,我跟车太紧了,几次只好挂到1档,频频点、放油门跟着前车而上。后来问了焕队,为什么过变就慢得要停车的地步,他说看不见车头和口路面情况。唉,办法,早知道我走前面,由他跟后了。那么陡的坡,又载3人,应该看准了大脚油门而上才对,挂在半坡太危险了!!

好不容易上到护林铁门前的空地,终于松了一口气!要知道跟在后面上坡,汗都出了!停好车后,才知道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了。一行人沿着一车道宽的山路开始往上走。每上一个层次,就有不一样的风景。

沿路上山,或雨或晴,雾气袭人,没有大晴天时的闷热,上到半山时,照着山沟倾泻下的雨水,形成一个小小的瀑布。这一突现眼前的一景,也给我们来了个小小的惊喜。

继续往上,是一个开阔的平地。据说以前是一个兰花种植场,另一个小山头还有战争时期留下的哨所。而另一边则时四驱车队上山进行极限爬坡时留下的两条清晰的车痕!这算是对自然环境的一个恶意破坏么?看着像是美丽的山峰上的两道伤疤。

越是往上爬,雾气越是浓重。最厉害时,能见度不足100米!趁着雾气被吹过时,赶紧拍一张。

上到山肩乱石旁,小作休息,给身体补充水分和能量。看大家开怀的笑容,就知道今天上山是多么正确的选择。虽然山花花期而过,但我们都明白,有没有并不重要,我们是重在爬。说白一点,就是找个借口出来亲近一下大自然,呼吸一下氧负离子,让身心得到放松:

9点30分开始步行上山,12点30分就成功登顶1250海拔!到了最顶端,还意外发现石堆旁倒着一面国旗。这可以祖国的旗积,赶紧立起,自豪地与祖国站在最顶端。可惜的是,每次都是F4(这次狗哥又是因小孩发烧而取消行程)。

在最顶端的侧下方,还有一块大石,上面三面刻字。小方方绕着看了又看,感觉他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没文化真可怕!哈哈~~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但这次不同。因为有大路几乎直达山顶,下山时很顺利,估计1个半小时就而到达山脚停车处。重新补充水分与能量后,驱车下山。这次,我自觉地走在前面,被前车堵怕了。

回程路上,开着车都犯困。心知危险,拼命打醒精神。好在犯困时间不长,一路平安到大槐饭店。饭后再上高速,回阳江,宣告这美好一行结束。期待下一次——三观山。

2017首站——八排山

今天是2017的第一天,根据“穿山越水”计划,我们阳江F4将攀登位于阳江阳春市、茂名信宜市、云浮罗定的交界点的八排山。队长焕一焕注定是一位神奇的登山者,每次都是放着轻松的路线不走,专选择崎岖、陡峭的密林小径而上。之前的紫罗山、峨皇嶂、烂头岭就不说了,这次八排山也不会例外。

我们母亲河——漠江河的发源地。

我们就从阳春凌宵岩这边的云帘村山脚上山的。就在山脚的大大的宣传牌告诉我们,这是我们的母亲河——漠阳江的源头!开始的羊肠小径都还好,虽然小,但多少都还算是条路,再往上就悲催了,只能靠着前驴友留下的标记在密密的灌木丛中穿梭而上。在没有标记的地方,用队长的话说就是:没有标记就是自由发挥的时间了。唉,真想把他扔下山算了!!

看图就知道我们选择上山的路有多艰险了

上山的过程说多都是泪,期间省略一万字!!!好在我们之前几次都是这种情况,也习惯了。终于走出密密的灌木丛,上到山脊的时候,大家多兴奋啊。乃至于一块小小的界碑,我们都轮着来站立拍照。

一脚踏两市

后来才知道,这个小界碑真是弱暴了,再走过两排山头,这个一脚踏三界的才叫牛!找不到驴友帮忙拍照,只能来个F3.人神魔立于三界!哈哈哈~~~

三角界碑指示的三个方向:阳江阳春、茂名信宜市、云浮罗定

终于上到杜鹃林了,可惜不是阳春三月时分,看不到杜鹃花一团团、一簇簇开满整个山头的情景。只有枝头开败的零星几簇,不成气候,小留遗憾。

杜鹃林

终于到山顶草原的那端了,却见不到黄牛成群闲步的壮观。可能是冬季吧,冷得牛群都在背风面休息了。正觉遗憾之时,见到一位从罗定船步镇入口上山的后生。赶忙上前叫他帮照一张F4的合影,甚是难得啊,此行唯一一张。

天很蓝,F4很帅气!

从草原那端返回,准备登顶时,路过八排山上的竖碑!村民在此供奉着,祈求风调雨顺,润物万年,保一方之福。

八排山竖碑

上到山顶时,来自八方的驴友真不少啊,都在山顶争着照相。但我感觉,最高的地方有点怪,竟然是平的山坡。一般山的最高处,往往都有一堆大石堆着。但这山的大石堆却不在最高处。也摆,自然法则都是随心所欲的。

来张问天再借一百年!

如果我会再登八排山,那我一定会选择花开的季节,沿着一条可以边走边欣赏风景的山路,一一填补此行的遗憾。像我们这次路经在山上养蜂村民的宅院,在花红草绿的时候真是世外桃园、唯美如画。

我们此行就是冬的枯黄一遍了。

山脊草坡的牛群妆点雄壮山河

杜鹃林也落红缤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