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考察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是否正确、对应的一道双选题。
23.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 | 固体变黑膨胀 | 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
B | 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 | 无明显变化 | Al与浓硝酸不反应 |
C | 将一小块Na放入无水乙醇中 | 产生气泡 | Na能置换出醇羟基中的氢 |
D |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 粉末变红 | 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
答案是AC。排除法B钝化,结论错。D铁与水不反应,只是高温时与水蒸气反应,产物是黑色的四氧化三铁,现象和结论都错。这题似乎没什么可争议的。但我看了C选项就觉得不自然,总觉得结论下得“预料之中”。想想,如果我们在做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我们把钠块投入无水乙醇,然后我们就可以下结论:钠能置换出醇羟基中的氢?这结论太鲁莽吧?我们在做实验探究时,一直都强调,对现象的描述要客观,不能被现有的结论所影响,否则就失去了探究的意义。所以我们在教学上都是引导学生,见到什么就写什么,不能想当然。回到这C选项,我认为产生气泡,只能证明两者反应产生气体,能看到有氢气产生?
看了命题者的参考答案,说是由于羟基中的氢原子活泼,所以置换的肯定是羟基中的氢。对,这没错。但如果这种思路是在实验探究中允许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在把钠投入水中时,现象描述为:钠与水反应产生了氢气?因为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价态的升降规律,钠升价了,只能是水中的氢降价。如果这样描述实验现象、可以用另外的规律做实验结论的支撑,那是不是以后往碳酸钙中加入稀盐酸时,现象一样可以描述为产生二氧化碳了?
如上所述,如是这般,实验探究都失去应有的意义。我还是坚持我的原则,结论的下达应建立在不与现象相背离的情况,如果这个结论不管正确与否,都与这个实验现象无关,那么实验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
希望有朋友明白我想表达的意思~~
4条评论
D项主要错误是现象吧,它生成的应该是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你说得对,产物颜色、结论都有错。谢谢你~
能理解,只是一道选择题没有办法详细地描述其他的实验,应该是有检验气体是什么气体的过程。而这个反应的结论讨论又有点复杂,所以觉得作为选择题用一两句话来描述还是不是很妥当。
谢谢领导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