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能随性而行,随遇而安

现在,我抱着非常愤闷的心情,敲下这些文字。这并不是说明我所理解的教育经以远走得无径可寻,我只是在这些渐渐变味的形式中压抑得无言已对。然后,趁着自己还可以不谙世事、还拥有愤青的激情,把所有的不快都对屏幕吼掉!

一:教到老,学到老。虽然我还没老,但我始终认为这种劝学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始终在不断学习,从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不断从学生身上学习,从群策群力的同事氛围中学,从日渐丰富的网络中学。但这些我们一直都在努力成长中的调整、修改、再学习的点滴似乎过于平淡,不能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和肯定。所以,本着一切为着孩子们的初心,决心让教育队伍无时无刻地保持学习的姿态,教育部门隆重地推出了继续教育的学习要求。这个要求也相当的正能量,但我认为在这个看似美好的初心下,各方部门,大行其道,各类学习平台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然后,我们每年定期地在网络上完成一定学时的网络学习。当然,各方面的积极响应,行动之快,来分这块蛋糕,可见蛋糕不小。每年每位教师完成72学时的学习,学时学习时要花钱购买的,每个学时的学习约4块钱,则每年每位教师的学习费用约300大洋。当然,这些钱我们基本是不用掏的,全单位经费解决。也当然,一年学费才300块,教育是不能用钱来衡量的嘛!但这些学习是怎么学的?怎么完成的?是否真的对一位教师的教学能力、师风师德的提高有作用?不用调研,傻子都能想得出来!!而这些劳民伤财、没起到多大意义的网络培训进行这么多年竟然没有主管部门的人出来叫停?难道就我一个人觉得这是假教育之名的赤裸裸的敛财行为吗?呵呵~~明知没有意义,我们却也不得不去应付着,因为这些学习不完成,评职称没门,调工资没门!

二:每天还在正能量地宣传着,声誉却早已扫地的三个职业中,教师就是其中之一(另两个不用提)。我很想知道,我们的社会比以前进步了,生活比以前好了,为什么我们教师的声誉和地位就如此不堪、如此低微呢?以前我觉得,教师身份低微是因为收入低。因为一个在温饱线上挣扎的职业工作者,却去告诉我们的学生“书中自有黄金屋”?大龄的男教师至今都还是单身狗,你又怎么能教我们的学生“书中自有颜如玉”?后来,有关部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了,给我们加了人工。但我想问,我们社会的标签改了么?我后来想想,我父辈以上那年代,老师也不见富有,为什么就得那么多学生家长尊重?真的是现在的老师素质低下了?想想也不对啊,现在的教育方式多丰富啊,教育手段也多样化,教育效果不应该比旧社会低啊。那么接受正而八经教育的人民教师素质怎么会烂到能把整个职业的名誉都毁掉?我想,能使这个职业的风气坏掉的,绝对不是卑微的人民教师,而是社会的风气和管理教育的体制。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随处可见的剑拔弩张,家校之间的不再信任,校园暴力的一再伤害,使得本该圣洁的修身之地,如同剧场,充满冷漠与对抗,到处是欺骗和肮脏。这是教育经济化、产业化所带来的悲哀?如果是,教育也只是一场生意。我们都不停地在喊:穷那里都不能穷教育,苦了谁都不能苦了孩子!但我想,教育都穷成这样了,那个地方也不会富裕,孩子都苦了,相信大人也撑不了多久了。

三:我认为至少有两个职业中的工作者他们的职业高度是和年龄成正比的——一个是医生,另一个就是教师。老医生的诊桌前仍然是门庭若市,而稍有年长的教师却往往退居二线。差异这么大,原因除了两者的工作效益区别之外,就是区分工资等级的制度问题了。作为教师,完整的教龄应该约有35年。这35中,前5年是成长期,后10年应该是成熟期,再10~15年应该是颠峰期,而最后5年才是离休过度期。但现在基本是15年后,高级职称一评过,领了高级工资后,后20年就是退居二线,静静地等退休的长时期了。拿到高级职称,应该是教育部门对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最高的评价与肯定,这些有着丰富经验和优秀教学技能的人才怎么往往就退居二线了?所有的责任真的就是教师拿了高级工资然后就挑轻怕重,养尊处优了?难道有相同教龄,却因论文或其它原因(职称的评价机制在此不想吐嘈)评不上高级的教师对教育的贡献是不是就一定比拿了高级职称的教师少?如果不是,为什么工资差别就如此之大?制度如此,也难怪拿了高级职称,领了高级工资的教师们把高级工资等同于职业高度,从此没有了职业的追求了!而这种现象在私立学校却鲜有出现,难度不是绩效考评制度的差异么?现金社会,物欲横流,思想的激励和物质的保证,在那个职业都需要!

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我们的校园越来越大,却越来越难闻到该有的文化气息;教学楼、图书馆越来越漂亮,但愿意呆在那里的学生却越来越少;教学设备越来越先进,捆绑教学、过度使用而导致教师教学基本功下降越来越明显;教学方式越来越多(今天一个优课,明天一个自主学习,后天这个翻转课堂,再外加个微课),教师却越教越累,学生也成了小白鼠,苦不堪言。

五:集体备课绑架教师的成长的个性,公开课成为一课成名的表演市场。集体备课的初心也是好的,勤策勤力,发挥集体力量,集中优秀案例和方法。但教育就有一个怪现像,每位教师都有一定的自我认可机制,总觉得自己的设计的教学思路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学生的。这往往导致我们花了很久时间讨论好的一份初案,真正在课堂上按照这份初案修改去上课的同事却很少。既然大家都各有自己的独特方法和教学思路,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花时间来个集体备课?教育学生不是流水线上制造产品,是允许、也应该保护教学的不同风格的。我们要统一的,只是那个起主导作用的教学方向就得了。但备集备课往往是骨干教师在布置自己的要求,年青老师跟着呼应或者跟着沉默地坐着,等待散会。以前读书时,少有公开课,但我认为当时老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也从未停止过。印象很深刻,初一时某次体育课解散后,提前往教室走。到一楼时,看到自己的班主任两个裤腿上卷,一只脚柱在椅子面,倚在窗外的一把椅子上听别的老师上课。那不是公开课,是他自发地偷师学习的一个过程。当时不懂事,还笑老师形象猥琐。但从教以后,回想起来,那才是真心想去向别人学习。现在,往往学校组织或者要求开一公开课,场面也相当的火暴,听课的老师都挤到了窗外。但往往前来听课的,撑场面的多于能听懂的。而不开公开课,能自发去听别人上课的人,真是少而又少。难道公开课的学习效果如此之大,学习一节课之后,任督五脉全都打通了??我觉得,随堂的听课,虽然上得没那么精彩,甚至还有些随意,但却是我们真实的课堂,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课堂。在那里,我们看到的绝对是最真实的即时教学过程,没有修饰,也不需彩排。一个人,如果他认为不需要向人学习,即使用制度去制约他,也会流于形式。

六: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经历了从恭维-到吐嘈-到必须吐嘈-最后到谁都可以吐嘈的成长过程。以前嘛,同事之间,偶开个公开课,一科组同事课后评议都小心翼翼,生怕课评得对了却伤了感情。这不,领导说了,不能老说好话、做老好人,要抱着对教育负责的态度,敢讲敢言。所以,评课随即成了批斗大会。专业的批完了,轮到跨专业批,批到人体无完肤,直至怀疑人生。从此,没有人愿人承担公开课。所以领导就要分任务了,硬性规定了。而公开课的评价表里的打分项目有些真的莫名其妙。相当牛B的就有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嘛,对于文科,可能还能编几条上去,但理科就相当的狗血。你说你数学上个三垂线定理、三角涵数,那来个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上个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物质的量怎么渗透德育教学?他上个抛物线、摩擦力又怎么摩擦出对祖国爱的火花?那个多媒体平台、电教化使用也成了衡量打分的依据?难道以前没有多媒体上的课,都是不合格的?传统的教学难道就真的如此不堪?一节课,内容少了,说上得太粗浅,内容丰富了,说没考虑学生消化能力;讲得少了,说老师引导不够,学生反应差,课堂气氛沉闷;讲得多了,那叫一人主宰课堂、满堂灌,没有留给学生思考、自主学习的空间,不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来了,一节课40分钟,最多讲不超过20分钟才是安排得当。我想说,同志,你以为教学真能用一条公式就可以规划出来的吗?学科区别,章节内容不同,学生基础差异,这些都影响着一节课中老师引导的时间。抽象的内容,面对基础不好的学生,我们聊聊三两句就把时间推给学生,让他们去悟出个所以然?这不是我们不作为,误人子弟吗?我始终觉得,衡量一节课是否合格,是不能粗暴地以老师讲授的时间长短来衡量的。如果学生觉得厌烦,我认为绝对不是因为我们讲得多,而是因为我们讲得不好。那些著名的专家、学者举行的讲座,也不见讲一半,留一半时间我们讨论啊,也不见与听众有多少互动啊(传销洗脑培训除外)。就他一个人滔滔不绝地在讲,却没有一个人觉得他讲得多,也没有一个人觉得烦而离场。反而,打断演讲的只有听众的掌声!就像一本精彩的小说,你会因为它还有续集而不看它吗?评课,更应该在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基础上给予恰当的建议。想想那些课被评的像屎一样的老师,内心强大的当你唱戏,批评接受,行为照旧;内心弱小的,真的会怀疑自己的能力,难执重新站上讲台的信心。在教学上,我觉得没有那个比教师失去站在讲台的自信更加可怕的。所以,对于一些年青的老师,我们更应该给予多点的包容和鼓励,给于他们充分的成长时间和发展自己的机会。不是说嘛,猪也不是一天能长大的,爷爷都是从孙子走过来的吗?

教育制度缺失和落后所暴露出来的问题,相信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自然也不是一天两天所能解决的。就是我们所坚持的、如此不堪的传统教育,不是仍然为国家培养(或者说选拔)出了这么多人才吗?这是需要我们肯定的。体制的改变,方式的健全,是需要有敢于正视问题的决心以及无畏责任的担当的。如果这些都具备,相信教育的伤疤终会慢慢忘记再有的阵痛……

打赏

2条评论

  • 海纳百川 2016年12月26日 回复

    不错,可以做为论文发表了。

    • 阿柯 2016年12月30日 回复 作者

      兄弟笑话了,只是觉得郁闷,吐下不快而已。胡言乱语,不成文体。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